
重庆潼南一个3岁半的男孩,妈妈说他从小就很聪明,7个月就会喊爸爸妈妈,1岁就会走路,但在这之后就没什么太大的进步,最多再说一些简单的叠词。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疫情,大多数情况都是呆在家里的,妈妈又觉得说话晚的小孩多了去了,就没放在心上,等开了学就好了。
ㅤ
两岁半的时候顺利送去上托班,特地挑了个老师特别有耐心的学校,上了快一年孩子语言确实进步了一些,多了一些词汇,可完整的句子还是说不流畅。但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个学霸,因为老师教的好多内容,他听一遍就会了,如今3岁半会的英语单词比中文还多,周边的邻居都夸他聪明。
ㅤ
但也是这个时候,妈妈发现了孩子不一样地方,带孩子去上培训班,他完全不听老师指令,到处乱跑,妈妈怀疑孩子是不是有多动,就带着他来我这里看了。
ㅤ
我发现这孩子呼名不应,我跟他说话眼神一直躲避不看我,又接着问了一些孩子的情况,让妈妈先去做个评估。
ㅤ
结果出来了,孩子不是多动,是儿童孤独症,也就是自闭症。
ㅤ
妈妈接受不了这个结果,认为自己的孩子这么聪明怎么可能是自闭,带着孩子就回家了。没过几天又来了,说找老师仔细聊过了,老师告诉她孩子确实有点这方面的问题,但有时候也挺正常的,所以就没太好意思说。
ㅤ
妈妈也仔细回忆了一下,孩子真的是从小对叫名字缺乏反应,那天从我这里离开后,她试着让孩子看着她,孩子回避了,妈妈大哭了一场。
ㅤ
我跟妈妈说他这个情况属于轻度,只要能好好干予,能恢复个七八成,自理能力没问题就不影响以后的生活和工作。
ㅤ
给孩子用了一些适合他这个情况的方法,坚持到2个月的时候,妈妈给我发消息说他有明显改善了,喊他名字十次能有七次回应,对视情况也比之前好了,看到了进步,妈妈也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。
ㅤ
别说我给大家制造焦虑,我想说逃避不能解决问题,如果怀疑就弄清楚,确诊了就尽快寻求专业帮助,一边焦虑一边不愿意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,错过了最佳的时机,过程就会变得更困难。
